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又稱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夏五、重五等。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,以圍繞才華橫溢、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,傳播至華夏各地,民俗文化共享,屈原之名人盡皆知,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。端午節有吃粽子,賽龍舟,掛菖蒲、蒿草、艾葉,薰蒼術、白芷,喝雄黃酒的習俗?!岸宋绻潯睘閲曳ǘü澕偃罩?,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歷史上以端午為題材的書畫作品眾多,元代畫家吳廷暉的《龍舟奪標》、宋代的《金明爭標圖》、《龍舟圖》、清代的《端陽故事冊》等,都是描寫端午時節百姓賽龍舟的民間習俗。
國畫端午|名家畫中的端午
齊白石《五日吉祥》 1943年作
齊白石繪端午節時令畫,畫中可見“五日節”家家掛艾葉菖蒲以僻邪驅瘴。艾葉偏倚右側,左側菖蒲又稱蒲劍,畫中數筆,以花青寫之,濃墨勾莖,不失“劍氣”。簡單幾筆便微妙地表現出棕子的棱角轉折,濃墨乾筆寫出棕繩,旁搭配造型簡潔的酒壺、酒杯。
張大千《端午習俗》
張大千的《端午習俗》作于1979年,其上款識為:雄黃大蒜千年俗,簪艾懸蒲萬戶歡。祗有老夫枵腹坐,畫符嚇鬼近來難。古來午日俱畫赤靈符,今無復見矣。六十八年午日戲作,八十一叟爰。